集成电路应用

研究与设计

  • 智慧安防芯片的AI性能评估方法分析

    李源;

    阐述一套智慧安防芯片AI性能评估体系的开发,综合考虑算力、精度、速度、能效、算法效率和模型适配性等多维度指标,全面评估芯片在复杂安防任务中的性能。通过构建测试数据集和进行多种任务测试,该体系能精准评估芯片性能,帮助识别芯片在安防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这有助于安防系统集成商选择高性能芯片,提升监控系统的实时处理和分析能力,确保公共安全。

    2025年04期 v.42;No.37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健康监测手环的设计

    蒋卫东;郭鑫源;陈科宇;李扬;刘俊杰;高嘉兴;

    阐述一款能够采集佩戴人员体温、心率、平衡度和位置信息的健康监测手环设计。单片机能发现数据异常,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将健康数据和位置信息及时发送至系统设置的联系人,从而采取紧急措施。

    2025年04期 v.42;No.379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 基于二维无机钙钛矿材料异质结能带工程的分析

    谢超;

    阐述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VASP软件包,对CsSnCl_3/MoSeTe单层异质结材料的电子和光学性质进行系统计算与分析。研究聚焦于由无铅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sSnCl_3与二维TMDs材料MoSeTe构成的范德华(vdW)异质结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界面工程策略,CsSnCl_3/MoSeTe异质结构能够实现Ⅰ型、Ⅱ型和Ⅲ型能带排列的灵活调控,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此外,界面效应的引入显著增强了异质结构的光吸收范围和强度。

    2025年04期 v.42;No.37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 基于单片机的输液监测系统设计

    曹妍;

    阐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输液监测系统设计。以STC89C52作为主控单元,集成液位检测、滴速控制、温度控制和无线传输等模块。系统实时读取输液过程的关键信息,通过显示屏准确显示监测数据,并在检测到异常时触发警报装置。用户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在手机端查看输液情况并远程控制操作。

    2025年04期 v.42;No.379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 一种降低EMI干扰的驱动电路设计

    张科;王富中;

    阐述一种新颖的降低EMI干扰的驱动方法与电路。通过与输出电压倍数相适应的电流粗调,并兼顾驱动能力的电压精调设计,提出一种混合可调的充放电驱动电路以及控制时序。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电容电压翻转的斜率和电流变化的幅度,降低EMI的同时实现了低功耗的设计。

    2025年04期 v.42;No.37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 移动终端通信滤波器的应用综述

    李婧;冯国楠;马晓凯;

    阐述移动终端通信滤波器的分类与技术原理、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为射频前端的核心组件,滤波器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分析表明,SAW(声表面波)和BAW(体声波)滤波器仍将在中低频段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同时,随着5G/6G高频通信技术的发展,低温共烧陶瓷(LTCC)和集成无源器件(IPD)等滤波器技术或将加速渗透,以满足更高频段、更小尺寸的通信需求。

    2025年04期 v.42;No.37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 基于IRS协作的UAV-MEC网络通信性能优化分析

    邵华;李军;

    阐述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的优势与挑战,探讨无人机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以及非正交多址(NOMA)、智能反射表面(IRS)和无线功率传输(WPT)技术对系统性能提升的影响。介绍基于IRS协作的UAV-MEC通信模型,并提出利用WPT技术为无人机供能、引入IRS提高系统保密容量和借助WPT技术提升无人机续航能力的方法。同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与系统模型图,对所提模型进行分析和说明。

    2025年04期 v.42;No.37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 各型导轨发射装置的气密流量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徐凯松;吴文;

    阐述发射装置气密流量设备的组成、设计原理。介绍用于发射各型武器的导轨式发射装置,武器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氮气对其进行制冷,发射装置内部有供气系统用于控制氮气的传输。因此,发射装置修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发射装置气密流量设备对其供气系统进行性能检测。

    2025年04期 v.42;No.379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Bi-GRU的大坝变形预测方法分析

    范梦云;何庆;

    阐述针对当前大坝变形监测中预测准确度和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大坝变形预测方法AT-BiGRU。通过结合BiGRU在时间序列数据处理上的优势和注意力机制在序列关键信息捕捉上的高效性,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预测模型对大坝关键变形阶段的敏感性和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相比,AT-BiGRU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AE)上提高了97.08%,在均方根误差(RMSE)上提高了91.80%,且R~2值提升至0.99,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减小预测误差和提高预测速度上的显著优势。

    2025年04期 v.42;No.37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基于STM32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刘艺;

    阐述针对STM32嵌入式开发实践教学中的调试困难,设计基于Proteus仿真软件的STM32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程序运行效果的实时监测与调试,有效解决传统实践教学中硬件依赖性强、调试效率低的问题,为嵌入式系统教学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025年04期 v.42;No.379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 基于STM32的无线传输信号模拟系统设计

    陈志;

    阐述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无线传输信号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能够模拟实际天线发出的直达信号与多径信号传输过程,可设置直达信号的幅度与初相,可配置多径信号的相对时延与幅度衰减。测量结果显示,信号幅度的测量误差在5mV以内,相位误差在5°以内,波形正确无失真。多径信号相对于直达信号的时延误差在10ns以内,衰减误差在1dB以内。调制度误差在5%以内。

    2025年04期 v.42;No.379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量子多方秘密区间与阈值关系的保密判定协议分析

    苏冰梅;赵英男;

    阐述一种量子多方秘密区间与阈值关系保密判定协议的设计。首先对参与者数据进行量子态编码,利用量子门操作确定区间端点。然后通过量子幅度放大和Grover搜索技术,精确判定阈值与秘密区间的关系。最后分析验证协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为智能电网中加密通信与数据交互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

    2025年04期 v.42;No.37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 基于低采样率的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应用

    罗镕昕;王波;王杰;唐林;

    阐述在电压高精度采集时,低采样率易导致脉冲信号特征缺失与波形畸变,影响数据完整性及准确性。插值算法中,三次样条插值因其有效抑制龙格现象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该算法也存在导致极值点过冲的问题。为此,研究提出通过增加数据量进行平滑预处理,随后应用三次样条插值,以降低极值点过冲。结果显示,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数据恢复精度与可靠性,为低采样率电压数据的处理提供了高效可行的策略。

    2025年04期 v.42;No.37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AVC系统调节合格率低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刘涛;

    阐述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案例电厂AVC系统投运后的实际运行状况,剖析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参数优化方案与改进措施。通过优化调整,有效提升了AVC系统的电压调节性能与电能质量,使其更好地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2025年04期 v.42;No.37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 广播电视发射机中的创新技术分析

    梁军;

    阐述为保证广播电视无线机房的安全播出,以某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前端和无线发射机房为例,针对日常维护、维修、保养和巡检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和项目创新,使日常工作更加直观,更利于快速处理突发事件,对提高维修时效和保障安全播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5年04期 v.42;No.37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一种DSP与AHB总线桥接模块设计

    韦金辉;石雪倩;王镇道;

    阐述针对DSP与AHB总线协议不兼容导致无法直接访问AHB外设,并限制了DSP芯片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创新的总线桥接解决方案。通过分析DSP与AHB总线,设计了DSP与AHB总线的桥接模块,在不改变原总线的前提下,使DSP总线能够通过桥接模块直接访问挂载在AHB总线上的外设,有效拓展了DSP芯片的外设资源与应用场景。

    2025年04期 v.42;No.37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 基于融合音频与颜色特征的火焰当量比测量模型分析

    杨甜甜;杨靖;何必涛;刘杰;杨健晟;

    阐述一种融合颜色特征和气体体积流量的火焰当量比测量方法。在机器学习框架下,通过高斯过程回归分析燃烧频谱特征,建立火焰噪声与流量间的模型,并采用多元多项式回归整合音频估计流量与RGB图像颜色特征(IB/IG),有效克服传统模型在流量变动下的应用局限,提高测量精度。

    2025年04期 v.42;No.379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集成电路技术在电离辐射探测中的应用

    李兴隆;

    阐述集成电路技术在电离辐射探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通用集成电路的大规模应用带来了辐射探测的数字化,专用集成电路技术的引入大幅提升了物理实验和医疗成像系统的集成度和分辨能力。技术对比表明,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各具优势。

    2025年04期 v.42;No.37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工艺与制造

  • 超低损伤去胶工艺对SIGE表面状态的影响分析

    王士京;李俭;张名瑜;沈康;桂智谦;王奋;刘龙;王晓雯;涂乐义;方文强;梁洁;王兆祥;

    阐述低损伤去胶工艺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亚稳态激活自由基模式下对SiGe表面状态的影响。低损伤去胶可以选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亚稳态激活自由基模式,亚稳态激活自由基模式下FG反应气体基的电流密度约为常规去胶模式下的十分之一,氧气反应气体基在低损伤去胶模式下,电流密度几乎为零。亚稳态激活自由基模式可以显著降低高能离子的浓度,从而实现更低的表面损伤,可应用于低损伤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对硬件和工艺的优化,可显著调节去胶速率的均匀性,实现去胶速率的反分布图,进而中和晶圆片中间和边缘区域的去胶差异性。SiGe表面经过处理后,在表面氧化物和SiGe层之间发现了富含Ge的界面。通过不同气体组成和等离子激发模式,可调节氧化物中Si和Ge的价态。与自然氧化样品相比,经过不同去胶模式的处理后,SiGe样品表面的氧化层厚度和元素价态各不相同。

    2025年04期 v.42;No.379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 基于多次扩散法制备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工艺分析

    曹元勋;

    阐述一种基于多次扩散法的新型功率半导体芯片掺杂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晶片上旋涂或蒸镀一层磷、砷、硼、铝、镓等元素,然后进行预扩散将少量元素扩散到晶片内部,再通过清洗溶液将未扩散的元素清洗掉后进行正式扩散,多次反复实施该工艺,可降低功率半导体掺杂的成本并取代注入等工艺,同时提升掺杂质量。

    2025年04期 v.42;No.379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 纳米级集成电路中的计算光刻技术分析

    王于鹏;

    阐述纳米级集成电路的计算光刻技术,重点分析光学邻近校正(OPC)技术的原理、实现方法及其在计算光刻中的应用。探讨计算光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研究热点。

    2025年04期 v.42;No.37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 基于单片机的洁净厂房环境监测控制系统设计

    王晋;

    阐述以集成电路产业洁净环境需求为背景,基于单片机工程开发流程,设计洁净厂房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对环境温度、湿度、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测量与显示。洁净厂房在半导体、精密制造等电子类相关行业和制药、医院等生物类相关行业均有广泛应用,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众多领域的洁净环境监测控制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2025年04期 v.42;No.37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创新应用

  • 《集成电路应用》征稿简约

    论文主题:电子学、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材料学、电光学、智能制造、智能建筑、智能汽车、能源管理、工业经济、科学管理、教学实践。栏目:市场分析、研究与设计、工艺与制造、创新应用。投稿邮箱:appic@189.cn,微信:17717632153。

    2025年04期 v.42;No.379 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