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佳杰;尹裴;何子豪;
阐述为解决项目双方数据之间的匹配困难问题,面向计算平台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数据偏好表征学习(DA-IPRL)算法。利用双重注意力机制,从多源异构的数据中多层次地表征数据的偏好和项目特征,并通过深度学习与协同过滤算法的结合,实现更精确的推荐效果。
2025年08期 v.42;No.383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 陶军;周志杨;
阐述一种改进的蒙特卡罗故障树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的可靠性。通过优化抽样算法,提高分析精度和效率,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电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从而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 邓辉;
阐述为确保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在复合制动过程中实现精准制动,提出一种考虑制动轮缸响应延迟特性的制动力矩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对制动轮缸响应延迟时间进行辨识,其次利用响应速度更快的轮毂电机再生制动进行力矩补偿,并设计了基于Smith预估补偿压力控制器。
2025年08期 v.42;No.383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李梦竹;熊静;邹春玲;金彦羽;
阐述为提高屏蔽门故障预测的精度,采用箱型图法对屏蔽门历史故障数据进行异常值处理,并将处理好的故障间隔时间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提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LSTM的屏蔽门故障预测方法。
2025年08期 v.42;No.38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 任会峰;刘田月;
阐述将区域快递配送的最短路径寻优抽象为类TSP问题,引入蚁群算法,通过信息素更新机制和启发式搜索寻找遍历所有配送点的最优路径,构建适用于大规模及动态变化的区域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2025年08期 v.42;No.383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王朝;陈威;朱朝龙;李华强;
阐述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海洋装备中的应用。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仿木年轮的Si_3N_4/Ni复合材料,系统分析该复合材料在海水环境中(0%、3%、3.5%)的摩擦磨损性能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仪等手段测试分析摩擦面的微观形貌和物质组成。
2025年08期 v.42;No.383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廖臻;刘蕾蕾;
阐述针对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驱动,构建“理论-仿真-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并实施多元评价,以有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2025年08期 v.42;No.383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 毛志伟;田伟;
阐述为分析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的瞬态特性,在Maxwell中建立包含健康状态、同槽内不同匝不同导体间短路及同槽内同匝不同导体间短路三种工况的2D电机模型。通过设置额定转速,利用探测线圈监测磁场变化,对比分析匝间短路故障对探测线圈感应电动势、相电流、气隙磁密、反电势及谐波幅值的影响,揭示故障状态下的电磁特性变化规律。
2025年08期 v.42;No.383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 陈明松;何敏园;
阐述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算力和Matlab软件对符号运算的优势,探讨现代化信息手段与组合数学课程的融合,提出Matlab在排列与组合、递推关系、生成函数,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并介绍其相关用法,从而深化组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提高组合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25年08期 v.42;No.383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 韩金锦;伏天;
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搭建国际化网站时的优势和作用,探讨人工智能在国际化网站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内容自动翻译与优化、智能客服建立、个性化需求推介、无障碍访问模式。通过将其融入国际化网站的搭建,为建立多功能、普惠化和个性化的网站提供一种思路。
2025年08期 v.42;No.383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金海勇;
阐述便携式SF_6/N_2混合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研制的必要性,提出便携式SF_6/N_2混合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的技术方案,并探讨该校验仪的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性能测试,该校验仪可满足SF_6/N_2混合气体密度继电器的现场校验。
2025年08期 v.42;No.38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 孙肖潇;
阐述视频监控在变电运维一体化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变电运维一体化中视频监控的具体应用,包括远程实时监控与指导、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安全巡查与监督以及环境监测与管理,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025年08期 v.42;No.383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 李元昊;房同忠;蒋树峰;
阐述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高频开断电力电子设备导致实时仿真计算量剧增的问题,提出一种实时仿真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UREP300多核并行技术、MMC计算子模块及接口时序匹配(ITM)算法,构建了含151电平的MMC-HVDC系统与双馈风电并网的实时仿真平台。
2025年08期 v.42;No.383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 刘昕;
阐述针对电梯检验中的主要危险源,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强机械部件维护与检验、加强轿厢及导轨系统的维护与检验、加强电气系统全面检查与更新等措施,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025年08期 v.42;No.383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林中斌;
阐述数字化物联网平台的关键技术,探讨数字化物联网平台在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智能调度与优化控制、能效管理与节能减排以及可视化管理与决策支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技术展望,揭示其在构建高效、智能且可持续的能源需求方面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张清源;
阐述电网故障信息实时推送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与传感技术、通信网络与协议及推送机制与平台。探讨电网故障信息实时推送技术的应用,重点分析其在能源调度与管理,以及用户通知与服务两方面的应用,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高效和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42;No.383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陈志强;
阐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原理,探讨其优化策略,包括负荷预测与调度优化、故障诊断与处理策略、能效管理与节能减排,从而提升变电站的整体性能,保障系统更加可靠和高效地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杨添华;
阐述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配电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通过高速摄像设备捕捉放电图像,结合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放电特征的智能提取与识别。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非接触、高效及智能化等优势,为配电电缆状态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42;No.383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 王宏伟;李采芳;蔡剑杰;贺赛;
阐述背接触(BC)技术在新能源系统的应用,分析复合钝化层创新、金属化互联技术创新的核心工艺突破方向,探讨建筑光伏一体化、漂浮式光伏电站等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温度效应抑制及弱光性能优化的关键性能提升技术。
2025年08期 v.42;No.383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 陆晓雯;
阐述现有光伏散热技术特点,分析被动散热和低能耗主动散热等方式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特性。提出多种创新的散热结构设计思路,为提升光伏系统实际发电性能提供可行的散热技术方案。
2025年08期 v.42;No.383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 张万万;
阐述围绕数字孪生驱动的智能变电站设备协同运维决策支持,提出包含多维度数字孪生建模、设备关联图谱构建、协同决策优化等在内的关键技术体系。通过构建几何-物理-行为-规则四维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设备状态的高精度映射。
2025年08期 v.42;No.383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莫忠斌;
阐述无人机影像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系统应用,包括无人机与传感器优选、飞行规划优化、影像预处理与智能识别技术应用。通过GIS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地理数据库构建及深度空间分析,并建立精准评估体系,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徐娇;
阐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存在缺陷、病毒入侵、非授权访问和黑客攻击。从完善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强化病毒防范措施及构建安全可靠的物理环境方面,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
2025年08期 v.42;No.383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贺楚尧;黄越;
阐述以平面多媒体教室案例,探讨最佳教室照明方法及规范。利用Dialux EVO计算教室中各个位置的照度情况,对比分析黑板灯和室内吊灯的照明环境,以及不同天气状态的差异对教室照明情况的影响,提出教室照明问题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2025年08期 v.42;No.383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 孙华东;
阐述针对换流站阀冷系统中的设备、水路、监控系统问题,探讨系统故障的解决措施,包括完善故障解决方案、加强故障定期运维及强化故障处理能力,以保障换流站阀冷系统稳定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 刘伟伟;
阐述集成电路的自动化集成方法,包括数模混合电路、单稳态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探讨集成电路在通信领域、汽车电子领域的自动化集成应用,以满足不同芯片的设计需求并缩短产品制造周期。
2025年08期 v.42;No.383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 陈小瑜;
阐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智能城市规划设计。整个系统包括交互层、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网络层和采集层,并基于各类监控设备、通信网络及数据库技术,融合GIS平台,实现城市规划多种功能的相互协同。
2025年08期 v.42;No.383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 金有祺;
阐述数字化背景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实现。从技术应用和功能实现的角度探讨平台设计与运行测试的方法,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技术升级和功能完善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8期 v.42;No.383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宋晨;
阐述输电线路中的关键在线监测技术类型与应用要求,总结在线监测技术在智能电网输电线路中的实际应用要点,以强化在线监测的实效性,为智能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2025年08期 v.42;No.383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严孝伟;王莎莎;田晓妍;
阐述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价值、优化原则和关键技术。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实践,包括系统设计、评估与优化,以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成效。
2025年08期 v.42;No.383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 陈欣鹏;宋涛;张玉华;孔杰;郭兵;王海龙;
阐述新型智能化电力施工安全围栏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分析智能感应与警报系统、高强度与绝缘材料运用、远程监控与控制功能的应用。通过对精确测量与定位、基础与固定装置施工、系统调试与验收的介绍,探讨新型智能化电力施工安全围栏施工的关键要点。
2025年08期 v.42;No.383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 高震;唐晓莹;芦汉昌;张鹏飞;郭兵;王海龙;
阐述围绕真空断路器的回路电阻辅助测试装置的应用,分析回路电阻辅助测试装置的重要价值,探讨回路电阻辅助测试装置的设计方法,包括总体架构、断路器侧接头设计及测试连接导线设计。
2025年08期 v.42;No.383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 王靖超;刘骐豪;刘传徽;邢彬;张瑞;
阐述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探讨漏电开关的应用技术,介绍在应用时的选型标准、安装要点以及后期使用时的维护策略,避免开关无法对低压配电系统提供保护,为漏电开关的应用提供帮助与指导。
2025年08期 v.42;No.383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贾斌;
阐述深度学习在火灾预警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实现路径。通过收集多源异构的火灾风险数据,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综合预警模型,对火灾发生的前兆特征进行挖掘和精准识别。
2025年08期 v.42;No.383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 徐燕;
阐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学研平台设计。该平台架构采用微服务模式,集成分布式计算、流数据处理和实时反馈机制,确保系统的高效性与可扩展性。通过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学生技能评估与个性化培养路径优化。
2025年08期 v.42;No.383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刘圳波;管延菊;
阐述分层次教学平台设计,该平台采用结构化的硬件与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结合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平台的高效性与灵活性,满足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需求。
2025年08期 v.42;No.383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曹和勋;
阐述针对医院关键医疗设备维护策略的优化需求,分析现有维护模式中的问题,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维护策略优化模型。该模型强化维护计划的科学制定、维护资源的合理配置及设备监控的改进。
2025年08期 v.42;No.383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李恩;胡志远;彭青波;
阐述基于多信息源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介绍多信息源整合模型设计、数据来源及类型,探讨关键技术的实现,包括多信息源数据集成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刘磊;胡志远;于喻;张华;
阐述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流程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大数据在优化电力营销策略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未来该平台设计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2025年08期 v.42;No.383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郑翔宇;陈子邦;
阐述电路仿真技术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分析时域、频域及混合信号仿真的基本原理,探讨其在设计全流程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仿真技术在优化电路性能及缩短开发周期方面的成效。
2025年08期 v.42;No.383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吴天一;
阐述为解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以某智能变电站为例,探讨广域保护技术、同步采样技术及自适应保护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对智能变电站进行调试,以解决继电保护缺少母线保护的问题。
2025年08期 v.42;No.383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 吴杰;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变电站自动化技术、PLC自动化技术、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的应用。在实践工作中,需要结合电力系统运行情况,高效地管控配电网运行情况。
2025年08期 v.42;No.383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陈亚新;施嘉敏;
阐述从数据、监测和安全风险等方面,分析变电站数字化运维中的问题,提出质量提升的方式,包括引入智能监测技术、优化数据分析,以及构建安全防护体系,以保证变电站稳定和安全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朱孟珍;
阐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能数据采集及线损的影响,探讨采用高性能采集设备、构建统一协议转换平台及运用边缘计算技术进行创新管理,利用“标准综合体+数据挖掘”模式、户变关系及分布式风光储协同控制的方式进行线损管理优化,以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效率。
2025年08期 v.42;No.383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 焦卫鑫;
阐述电力技术与能源系统的融合、机电一体化和智能技术的应用状况。探讨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在输电环节、配电环境、节能环保以及用电安全方面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杨家兴;
阐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量的移动应用行为数据进行归纳,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移动应用识别与预测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识别和预测用户的移动应用行为,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025年08期 v.42;No.383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马宏斌;白沐松;闫晓亮;
阐述一种极端恶劣天气下智能调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由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和任务调用等模块组成,通过智能调度信息系统自动过滤数据及突发故障运行信息,完成关键数据报表,为故障处置提供实时信息参考。
2025年08期 v.42;No.383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 高胜南;
阐述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现状,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中难点的分析,探讨多应用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开发和实现,包括在计算机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工业工程和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金静;
阐述机器学习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异常行为识别中的应用,设计智慧校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提升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的效率,有效识别和防御潜在的安全威胁。
2025年08期 v.42;No.383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王燕;
阐述为满足人们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PHP的内容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使用PHP语言编写程序,采用MVC软件开发模式进行整体设计。
2025年08期 v.42;No.383 194-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徐景龙;吴佐平;陈玉坤;甄宗;古敬彬;刘若怡;李杨;王斌;
阐述针对现有信息采集方式中的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化的客户实名信息采集方法。通过拓展信息采集渠道、应用智能身份验证技术以及数据自动录入与清洗技术,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5年08期 v.42;No.383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渠立齐;
阐述现有铁路通信系统的组成、面临的挑战及对新兴技术的需求,通过分析软交换技术在调度通信、乘客信息系统和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展示其在提升系统扩展性、灵活性及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
2025年08期 v.42;No.383 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杜建东;
阐述为保障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营及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基于智能化技术分析在线监测技术、精准定位与诊断技术、无人机巡视技术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应用,以提升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
2025年08期 v.42;No.383 200-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单玲;毛寒羿;
阐述可靠性评估方法与指标,揭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从设备、环境、管理与运维方面分析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提出技术和管理改进措施及应急响应与故障恢复策略。
2025年08期 v.42;No.383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王兵;丁艺涵;苏广志;
阐述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特点,分析新一代电力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包括智能调度与自动化控制、电力市场智能交易与运营、用户侧智能服务与互动,以及可再生能源智能化管理。
2025年08期 v.42;No.383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王长刚;彭石;莫静山;
阐述基于硬件在环(HIL)技术,面向输电线路电流保护的整定与配置环节,按照“验证-设计-综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开发半实物化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实验体系。该体系包括阶段式电流保护范围验证实验、阶段式电流保护设计实验和阶段式电流性保护综合实验,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工程性与系统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张安琪;刘蕾蕾;
阐述面向柔性电子技术代际跃迁的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创建"知识建模-虚拟验证-实体建构"三维融合的培养路径,并嵌入真实工程情境的案例库与创新项目矩阵,系统提升学习者的复杂系统构建能力与跨尺度工程实现素养。
2025年08期 v.42;No.383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胡莹;曲馨;
阐述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的本质,探讨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包括数据通道的优化、数据处理质量的提升以及物联网与AI融合。
2025年08期 v.42;No.383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 陶永会;张金;曹珂;陈子明;
阐述“AI+微学习”模式对应用型教学中教师闲暇时间利用的影响。采用准实验设计方法,通过智能终端感知、深度学习推荐、知识图谱构建和自适应学习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
2025年08期 v.42;No.383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郭廷山;
阐述以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打磨工序为例,探讨基于ABB RobotStudio仿真平台的虚拟调试方法,并通过轨迹规划、碰撞检测和工艺参数优化进行验证,为智能制造提供可复用的技术路径。
2025年08期 v.42;No.383 21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 许丽洁;杨瑾屏;
阐述针对微波工程课程概念抽象和数学复杂的教学难点,提出深度融合EDA仿真软件的教学创新模式。通过系统运用HFSS、CST和ADS等EDA工具,从电磁场可视化与“场-路”协同分析两个维度开展教学。
2025年08期 v.42;No.383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 韩青;郑洋;
阐述智能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优化策略,包括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建立智能电网故障监测机制及加大智能配电网建设支持力度。
2025年08期 v.42;No.383 2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 曹汤俊杰;王楷翔;刘鉴锟;
阐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四个模块,并融合深度学习、图神经网络和知识图谱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精准识别配网运行中的故障和异常。
2025年08期 v.42;No.383 22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 朱堂宇;
阐述变电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包括智能化感知与监测技术凭借先进传感器实现全方位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借助大数据框架和机器学习算法挖掘数据价值,5G等网络通信技术为数据传输与设备连接提供保障。探讨变电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 周雯婷;顾熙恒;
阐述基于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方式,探讨主电气设备状态监测、通信和智能诊断等关键技术。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运用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快速传输,并借助智能诊断技术精准定位故障。
2025年08期 v.42;No.383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蔡诣凡;
阐述基于电子技术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一种集成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状态,快速识别并诊断故障,并探讨故障诊断算法的优化,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2025年08期 v.42;No.383 226-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曹思远;
阐述电子测量技术在试验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优化传感器设计及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的方法,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5年08期 v.42;No.383 228-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 戴育良;
阐述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分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创新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故障特征的提取与分析,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处理。
2025年08期 v.42;No.383 23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刘辰;
阐述智能逆变器的计算机控制策略,包括逆变器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功率优化分配以及与电网的互动。实验验证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提升系统性能,为光伏发电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8期 v.42;No.383 23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刘兴杰;
阐述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架构。通过集成智能监控、故障诊断、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实现电站的高效管理。该架构能够应对大规模数据并发处理,具备自适应学习与优化能力。
2025年08期 v.42;No.383 234-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陆雨婷;
阐述通过对现有光伏系统的分析,提出基于智能算法的优化控制策略,以解决光伏系统中的功率波动和能量管理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光伏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2025年08期 v.42;No.383 236-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王秉旭;
阐述通过设计实时校核算法,构建安全评估系统,实现调度指令的精确校验和风险评估。探讨调度指令的生成、执行机制、关键安全评估指标及其算法优化,提出校核与评估的协同优化策略。
2025年08期 v.42;No.383 238-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 梁平;王浩;李艳萍;彭玉芬;赵智;
阐述国产芯片在火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当前国产芯片在技术自主可控性和系统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提出提升芯片可靠性和适应性的解决方案,并展示相关案例应用效果。
2025年08期 v.42;No.383 24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刘德贤;
阐述针对传统煤耗预测方式中的缺陷,探讨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提升预测精准度的策略,提出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节能方法。通过优化算法模型,可有效提高发电厂运行效率。
2025年08期 v.42;No.383 24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孙阳;
阐述人工智能在发电厂集控系统能效提升中的应用路径。通过分析集控系统的现状,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预测优化和智能控制等策略,以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转型。
2025年08期 v.42;No.383 24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马琨;
阐述配电系统中故障检测与诊断算法的研究现状,介绍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基于规则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检测算法,以及故障诊断模型建立、常用的故障诊断算法应用,并展望发展趋势。
2025年08期 v.42;No.383 24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王晓滨;
阐述通过运用数据采集、数据传递、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及智能算法等手段,对场馆内各用电点位、配电箱、传输线路及变电室高低压侧各用电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检测、报送和控制。
2025年08期 v.42;No.383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李素静;
阐述智慧航空物流运输安全工作体系的有效策略,包括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安全标准与法规建设。通过整合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250-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米小丽;杨洁清;梁志明;王京睿;易诗焱;李冯柳筠;
阐述建筑工程部件质量溯源的特点和现状,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筑部件制造过程私有数据访问控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介绍系统技术、私有数据访问控制方法,以及数据流转与核验流程图设计。
2025年08期 v.42;No.383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朱文宇;
阐述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分析优化电网调度日常操作、故障检测、排除流程的方法。探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综合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包括一体化管理系统、检测及故障排除和操作票核算机输入程序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 黄磊;查琴;
阐述低压数字化技术改造与互联网融合的战略。通过构建智能电网生态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化管理、用户端智能交互与服务创新、关键技术选型与集成、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为农电农网数字化升级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2;No.383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 汤郭庆;
阐述变电站运维监控系统的基本需求,实现实时数据采集、高效数据传输及精准故障诊断的设计目标。探讨系统硬件选型和软件架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在实际运维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08期 v.42;No.383 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 孔昂瑜;黄磊;
阐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农电农网低压智能控制系统中的特点和关键技术应用,如数据采集、特征提取、信号识别及滤波。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负载监测、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控制的性能。
2025年08期 v.42;No.383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 刘家腾;吴浩天;
阐述通过对配电网监控需求分析,指出传统方式的局限性。介绍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并探讨实时监测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2025年08期 v.42;No.383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 杨晓铖;曹阳;徐晓波;
阐述智能化传感器监测系统架构设计、优化策略及高精度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探讨智能传感器网络在用电监测和故障预警中的应用,利用智能传感器网络可有效提用电监测质量及其故障处理能力。
2025年08期 v.42;No.383 26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 俞名扬;
阐述变电一次设备特性及其故障模式,结合先进数字化技术设计相应的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算法。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变电一次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能准确、快速地识别和预测潜在故障。
2025年08期 v.42;No.383 26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 朱秋琦;
阐述云计算平台的基本架构、变电一次系统数据处理需求。探讨云计算在变电一次系统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保障数据安全及支持复杂决策方面的实际效果。
2025年08期 v.42;No.383 268-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何光辉;
阐述二次设备预制舱的安装调试技术特点,分析其关键技术点和优点。通过探讨安装调试的流程、安装调试的要求、安装调试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为二次设备预制舱的安装调试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8期 v.42;No.383 270-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姚奔;张宇;
阐述数字化监测和数据分析技术在输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传感器网络架构、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集成等实时监测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故障检测、预测性维护与能耗优化等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27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 张宇;姚奔;
阐述基于云计算的输配电系统负荷预测模型与算法。通过实例验证其在提升预测精度和效率方面的作用。模型融合深度学习与云计算的优势,有效处理大量电网数据,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274-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 许轶群;
阐述通过机器学习技术预测通信光缆故障及优化检修策略,分析故障特点和分类,比较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在故障预测性能方面的表现。分析表明,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可有效提升通信网络运维管理水平。
2025年08期 v.42;No.383 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 刘庸奇;
阐述变电一次系统数据的特征,探讨大数据分析在检修中的应用现状。通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检修策略优化模型的建立以及预测分析与决策支持,实现对变电一次设备的智能检修与维护。
2025年08期 v.42;No.383 278-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黄星雨;
阐述运用无人机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力设备故障识别系统。该系统集成无人机终端、AI计算模块和云端平台,实现对不同故障类型的自动分类。
2025年08期 v.42;No.383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 戴睿立;
阐述用电检查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层级系统架构。此系统融合感知设备部署、通信网络配置与边缘计算处理,实现对用电数据的实时采集、异常状态的快速识别与多维预警响应机制的闭环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282-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 刘连奇;
阐述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从输入因子选择、网络结构设计与训练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模型基于真实电站数据集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与时段下该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拟合度。
2025年08期 v.42;No.383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 康庄;李枝帅;唐鑫;王海鑫;
阐述通过融合小波变换与机器学习方法,提出多维度信号解析框架,从时域、频域及时频联合分析中提取故障动态特征,构建自适应诊断模型。结合时频分析的非平稳信号处理优势与机器学习的分类能力,探讨不同特征提取方法在短路、断线及电弧接地等故障场景下的适用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唐鑫;王海鑫;康庄;李枝帅;
阐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继电保护优化设计。通过建立试验平台、制定试验计划和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和失效警告,有效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效率。
2025年08期 v.42;No.383 28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 李枝帅;康庄;王海鑫;唐鑫;
阐述围绕电子式互感器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其信号采集与同步机制可能引发的保护动作偏差,构建干扰来源识别与对策响应的框架。聚焦采样滞后与时间同步误差两个关键影响路径,并基于工程数据构建量化模型,提出接口标准化与同步机制优化的系统适配策略。
2025年08期 v.42;No.383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 王海鑫;唐鑫;李枝帅;康庄;
阐述不同测量误差类型对保护性能指标的影响特性,构建传感器精度偏差与动作时间、灵敏度、速断特性之间的关联模型。通过引入高精度采样电路、抗干扰设计以及数据滤波与自校准算法,提出精度提升与误差抑制的综合优化策略。
2025年08期 v.42;No.383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 单元程;
阐述为解决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人工巡检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缺陷智能识别方法,设计图像采集与边缘预处理模块,并采用深度学习和多尺度特征建模的方式,通过端到端方式建立一套输电线路缺陷检测系统。
2025年08期 v.42;No.383 294-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 赵斌斌;乔哲宇;
阐述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套面向多源监测数据的故障模式识别方法。通过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融合模型,结合特征提取、数据增强与多模型集成策略,实现对典型设备故障模式的精准分类与识别。
2025年08期 v.42;No.383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陈喆;葛晋强;
阐述围绕提升变电站运维智能化水平,构建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设计多传感融合的数据采集网络,配合边缘计算单元实现数据预处理与动态感知,并提出面向异常环境因子的判识模型与自动调控策略。
2025年08期 v.42;No.383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 房超运;
阐述物联网技术在营销用检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该应用通过三层架构实现,包括感知层采集设备状态信息、网络层以多种通信技术保障可靠传输、平台层借助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处理分析数据。
2025年08期 v.42;No.383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 王香港;
阐述电子技术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与诊断中的应用。介绍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场景。分析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在智能识别、判断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沈桐;
阐述物联网在电能表智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通信架构、数据采集机制与分布式管理平台的设计与优化。通过案例分析与成效评估,验证系统在提升数据实时性、抄表效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2025年08期 v.42;No.383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周克畅;
阐述针对传统电能计量系统响应滞后和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电子传感器融合技术在传感协同结构、信号融合算法和数据预处理机制方面的集成方式,实现多源信息融合模型,提升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0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 宋少帅;王皓;李浩;单亚运;
阐述一种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除冰效率的方法。通过创建机械除冰装置与电磁加热系统的多源数据融合模式,设计动态路径规划算法及温度场预测算法,搭建模拟实验平台以检验其效果。
2025年08期 v.42;No.383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芮卓凡;
阐述针对影响大型光伏风电场并网稳定性的问题,提出智能调度系统与动态无功补偿策略。通过优化光伏风电场的并网运行性能,增强频率适应能力和电压支持机制,确保大规模新能源系统的安全高效并网。
2025年08期 v.42;No.383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王琦;段钰;
阐述智能故障定位与诊断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健康管理平台的应用。指出变电运维系统向智能化转型,通过精准的设备状态评估、实时故障预测与远程监控措施,可提高系统自动化管理能力。
2025年08期 v.42;No.383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朱彦文;
阐述基于电能计量的供电可靠性评价及改进策略,包括建立故障预警机制以提升故障处理的效率、优化负荷调度策略以减少供电波动的风险,从而提升供电质量,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段钰;王琦;
阐述针对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变电运维需求的问题,分析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技术构成,探讨其在设备状态检测、环境参数监测和数据远程传输中的应用方法,以实现智能化变电运维。
2025年08期 v.42;No.383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钱晨;
阐述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检修中的应用,探讨验电技术、测温技术、继电保护校验技术及接地线路安装检修技术的创新发展,以提高电网检修的精确性与效率,增强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2025年08期 v.42;No.383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赵澜;
阐述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作用,探讨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包括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电力系统负荷监测、基于云计算技术进行电力调度资源的弹性分配。
2025年08期 v.42;No.383 320-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孟庆宇;张志强;
阐述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策略,从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探讨通过综合措施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性,降低误操作风险,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322-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李辉;胡巧辉;
阐述通过分析传统保护在动态运行环境中的适应性缺陷,设计具有多源信息融合的故障辨识、参数动态修正机制及时延补偿的区域协同控制功能,且具备环境适应性的保护系统优化框架。
2025年08期 v.42;No.383 324-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张志强;孟庆宇;
阐述为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明确智能变电站智慧化改造的目标,探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优化、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升级,以及智能调度与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方案。
2025年08期 v.42;No.383 326-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朱靖浩;郑守辰;
阐述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桩中的计量精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案。通过采用高精度计量芯片与低温漂电阻相结合,并引入自适应滤波算法和温漂补偿模块,确保全量程计量误差≤±0.15%。
2025年08期 v.42;No.383 328-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李蔚昕;
阐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能计量技术特点,探讨电能计量技术在计量数据挖掘、负荷模型训练、交易数据波动预测、多源信息融合,以及精准计量中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330-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张程;
阐述针对电网负载波动、供电线路损耗和接地系统问题对计量精度的影响,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负载管理实现动态平衡,升级传输线路降低损耗,改进接地系统增强系统稳定性,从而构建高精度计量体系。
2025年08期 v.42;No.383 33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侍守明;
阐述针对传统电能表与互感器难以满足精细化监测与高频动态数据处理需求的问题,探讨低压电能计量设备的检验技术应用,包括误差检测与校准技术、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2025年08期 v.42;No.383 334-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李辉;
阐述面对新能源并网因电源波动性、电力电子化及潮流多向性引发的继电保护挑战,提出分层应对策略。通过自适应保护动态调整阈值、结合储能系统增强故障电流、采用谐波滤波算法与区域连锁机制抑制干扰,并利用在线整定与广域协同技术优化保护定值,提升新能源接入系统的适应性与可靠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36-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朱靖浩;郑守辰;
阐述基于云边协同架构的充电桩需求侧响应系统设计。系统融合云端全局预测与边缘实时调控,采用TFT与LSTM-ARIMA双层预测模型,实现高精度充电负荷预测。通过分层优化与V2G互动,实现灵活负荷调节和需求响应。引入SM2、TLS1.3与区块链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
2025年08期 v.42;No.383 338-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李蔚昕;
阐述电能表质量数据采集技术和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从硬件升级、智能诊断、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应用优化方案,以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提升计量装置的可靠性和运维效率。
2025年08期 v.42;No.383 340-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薛岩;
阐述针对智能配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融合面临的障碍,探讨智能配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融合的策略,包括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化、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推动清洁、高效和可靠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2025年08期 v.42;No.383 342-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葛陈诚;
阐述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实践与优化路径,探讨技术特征与实践策略,分析智能感知、自愈控制和优化调度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出提升设备兼容性、加强分布式控制协同等优化方案。
2025年08期 v.42;No.383 34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付蕾;
阐述中压同期线损智能诊断的现状,针对传统稳态模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障碍及跨业务协同机制缺失等核心问题,提出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以及强化协同治理机制的优化方法。
2025年08期 v.42;No.383 346-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王晓凡;
阐述智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实施策略,论证实时状态监测对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价值,探讨雷击定位、视频监测、微风振动监测和防盗系统等关键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348-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薛岩;
阐述针对台区线损原因提出台区线损管理与优化策略,包括深化常态监控与精准治理、加强供电所业务技能和流程管控,以提升台区线损管理的效率、降低电能损失,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350-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胡巧辉;李辉;李多;
阐述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通信延时优化模型,通过分层协同架构设计、动态资源调度算法及混合整数规划建模,实现端到端延时的显著降低。仿真结果验证边缘计算在电网应用的技术可行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52-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 陈铭;
阐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故障处理机制的作用,分析信息采集及馈电自动化在故障处理中的功能,并探讨其在通信、进线和开关故障中的应对措施。通过剖析故障检测、定位与修复策略,提升配电网故障的快速隔离和自愈能力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2;No.383 35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 张磊;
阐述智能电表与低压配电系统的双向交互逻辑特点,指出智能电表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应用策略,包括构建多模通信融合体系、优化负荷计量误差补偿及建立数据安全防护机制。
2025年08期 v.42;No.383 356-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张伟;
阐述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特点,探讨多源数据融合、故障诊断与预测及分布式资源协同优化调度等关键技术的应用。通过对案例项目的分析,探讨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2025年08期 v.42;No.383 358-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王晓凡;
阐述信息技术在智能输电线路运检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智能输电线路运检的优化策略,通过对数据采集、智能感知、状态评估与故障预测等环节的集成应用,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60-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汤尤佳;蔡彪;
阐述云技术支持下的电力数据采集系统价值,提出系统设计关键要点,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物理组成设计、抗干扰设计和数据安全设计,以推动电力数据采集系统的高效运行。
2025年08期 v.42;No.383 36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葛陈诚;
阐述以电能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对象,分析各阶段数据割裂、传统模式效率瓶颈及数据价值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协同机制、引入智能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强化数据价值挖掘决策支撑的优化策略。
2025年08期 v.42;No.383 36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潘秋宇;
阐述针对当前部分台区线损率超标的问题,探讨设备老化与配置不合理、负荷特性与运行方式制约、管理机制与运维能力问题的原因,提出基于设备优化、负荷调控的线损控制技术与应用策略。
2025年08期 v.42;No.383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常子厚;
阐述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分析检测、响应、预测和溯源四个关键需求,以及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图计算等核心技术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威胁检测、态势感知、安全预警和事件溯源等典型应用场景。
2025年08期 v.42;No.383 368-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赵玉亮;
阐述针对5G环境下物联网终端通信优化面临的网络拥塞、节点能耗、安全威胁与覆盖范围受限等问题,提出分层协同的综合通信优化方法。通过设计协议适配子系统、资源动态调度子系统、能耗管理子系统及安全通信子系统,构建多维协同优化架构,有效提升通信效率与网络稳定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70-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李海成;
阐述为提升PCB的多频段兼容性与信号完整性,采用HDI技术,通过微孔、细线路与多层叠构优化布线密度,设计分区隔离与传输线结构,并结合接地系统、去耦网络、屏蔽结构与PDN协同优化,构建多层次EMI抑制方案,从而有效降低高频信号的损耗与串扰,实现多频段电路的良好兼容。
2025年08期 v.42;No.383 37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荆峰;富豪;聂万庆;刘庆宝;管斌;
阐述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电网实时量测数据传输优化模型设计和仿真分析,提出的优化模型和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74-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郑雨田;
阐述针对知识蒸馏推荐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误差修正与特征对齐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置信度评估机制,筛选可靠预测结果以抑制师生模型间的负迁移现象,并引入特征投影器实现特征空间的对齐,从而增强学生表征能力。实验表明,该方法降低了推理延迟与内存占用,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推荐系统部署提供了可行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42;No.383 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徐进;田彬;王政;孙易洲;李强;
阐述城市配电网线路的自动化智能化特点,探讨城市配电网线路中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包括用于配电网线路智能化运营、智能化感知及治理、配电网线路协调控制及运行、配电网线路的智能化检测,为配电网线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8期 v.42;No.383 37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 陈心桐;杨艳;
阐述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中数据适应性差与控制执行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系统重构路径。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融合与状态映射机制,提升系统对多源能源数据的感知与处理能力,有效支撑调度平台在复杂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同时,构建以事件驱动与实时反馈为核心的控制闭环机制,保障策略执行与系统响应之间的动态一致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82-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 王瑞;朱晓玉;
阐述为提高巡检效率和巡检精度,保证巡检工作的可靠性,通过采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一套适用于电力通信设备的智能化巡检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传感器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进行故障诊断。
2025年08期 v.42;No.383 385-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 赵翔;杨婉霞;杨俊;辛晨;李奇;
阐述大模型驱动下实现自动控制技术知识图谱构建的优势和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大模型的知识图谱智能构建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效果评估,并通过微调大模型,增强检索能力,从而实现对知识图谱构建的优化。
2025年08期 v.42;No.383 38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 高阳;
阐述新能源电力终端设备在芯片级优化、电源调控、散热技术以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集成与优势,探讨其对设备性能提升和能效优化的方法,并全面评估其对新能源电力终端设备性能提升的作用。
2025年08期 v.42;No.383 391-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汪晨;刘立群;
阐述针对当前成品苹果品质分级存在效率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50的成品品质外观品质分级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改进后的模型在测试集平均准确率方面比原模型有明显提升,验证了改进后的模型在成品外观品质分级任务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394-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刘海鹏;
阐述PLC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关键作用。探讨PLC在自动生产线、机床控制系统、自动化电梯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流水线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优势和效果,揭示PLC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并展望其在未来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2025年08期 v.42;No.383 397-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刘亚丽;贾雯;刘宁;
阐述针对电路CAD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学科竞赛与实践能力的关系,通过引入学科竞赛元素,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对电路CAD课程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的进一步融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水平。
2025年08期 v.42;No.383 400-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张睿;向忠;
阐述基于PLC技术控制的氧化锌电阻片自动称量配料系统设计。在传统配料设备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多配料单元并行配料、多储料仓对应多称量仓的设计,并通过统一混料方式完成最终配比。该方案实现了一次操作中完成两次检测与复称流程,有效提升了配料速度与精度。
2025年08期 v.42;No.383 40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杨洁;叶晶晶;
阐述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探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出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与形式、线上教学资源、实验项目、过程性考核及实训项目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课程理解能力及动手能力。
2025年08期 v.42;No.383 406-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 杨俊;杨婉霞;赵翔;辛晨;李奇;
阐述基于知识增强的电子技术知识管理系统设计。系统通过RAG技术,实现知识增强大模型精准推送与动态生成,并给出混合分割法构建高质量知识库,将知识库与微调后大模型进行深度融合,有效解决模型幻觉与可解释性问题。同时,系统支持知识的持续更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的时效性。
2025年08期 v.42;No.383 409-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 王小杰;王彩虹;黄玉桥;丁道庆;
阐述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高压电缆对埋地燃气管道的交流干扰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管道间距、平行长度、土壤电阻率及电压等级对管道干扰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情况下减少交流干扰的安全距离。建立数值模拟仿真模型,得到不同条件下交流电缆对埋地管道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并行长度越长,安全距离增加,当增加到一定距离,安全距离变化不大。不同电压等级下,电压等级越高,安全距离越大。并行间距越小,交流干扰的安全距离也越大。
2025年08期 v.42;No.383 412-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 周涛;荣娜;邹文斌;
阐述含分布式光伏的电-氢耦合配电网建模与控制设计。主动配电网(ADN)作为一种有效接入分布式发电机组的新型电网架构,通过对分布式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与运行稳定性。在现有燃料电池并网研究中,针对多数动态模型未充分考虑空压机及其寄生功耗的问题,在动态建模过程中深入分析空气压缩机及其附加能耗,构建适用于电网接入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PEMFC)动态模型。基于此,在DIgSILENT软件平台搭建含分布式光伏的PEMFC接入配电网的仿真模型,并分析燃料电池同步并网过程中电力系统与燃料电池之间的动态交互影响。
2025年08期 v.42;No.383 417-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徐至远;
阐述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服务器部署(GSEP)算法的新型解决方案。该算法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粒子群优化的局部搜索能力,在能够达到更好的全局最优解的同时,加快了算法迭代速度。在求解过程中加入排队时延和计算时延,可以有效控制网络的拥塞情况。通过仿真实验和使用真实数据集,GSEP算法在边缘网络平均访问时延较对比算法降低了3.32%~8.57%,平均能耗降低了2.49%~6.82%,在负载均衡性能上也优于对比算法。
2025年08期 v.42;No.383 424-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任元;刘刚;
阐述通过使用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和Dlib人脸识别库,分析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相关的危险行为。相关数据包括人脸朝向、眼睛位置、瞳孔的开合缩率等方面的实时计算。该设计能够实时监测驾驶员在道路上的状态,并通过语音警告的形式提醒驾驶员,以帮助驾驶员实现安全驾驶。
2025年08期 v.42;No.383 430-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